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0篇
  免费   945篇
  国内免费   614篇
化学   1974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91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1274篇
物理学   16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61.
三阶奇摄动非线性边值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微分不等式理论,研究了某一类三阶奇摄动非线性边值问题。以二阶边值问题的已知结果为基础,引入Volterra型积分算子,建立了三阶非线性边值问题的上下解方法。在适当条件下,构造出具体的上下解,得出解的存在性和渐进估计。结果表明这种技巧也为三阶奇摄动边值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崭新的思路。最后举例验证文中定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2.
Principally left strong radicals were introduced in [4]. Here, we continue to study such radicals. Principally left strong radicals and their semisimple classes are characterized in Section 2. Sections 3 and 4 are devoted to the lower principally left strong radical construction and to the upper principally left strong radical construction, respectivel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63.
我们证明了蕴涵BCK-代数的伴随半群是一个上半格;具有条件(s)的蕴涵BCK-代数的伴随半群是一个广义布尔代数。更进一步证明了有界蕴涵BCK-代数的伴随半群是一个布尔代数。  相似文献   
964.
青藏高压东侧偏北大风对梅雨暴雨影响的合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1991~1996年江淮地区梅雨大暴雨期的高、低层流场进行合成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梅雨期暴雨时,在对流层上部,由于青藏高原向东扩、在高压东侧出现偏北大风轴,由此构成的高空辐射区随着高压的东移而东移,它常常位于低空急流前端的上空、形成上层东北风,下层西南风的特殊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965.
 用20~34keV能量的电子束轰击锆靶,从而测得锆元素的K壳层电离截面。这些数据是国际上首次报道。在实验中采用电子输运双群模型修正了由厚衬底产生的反射电子对计数的影响。同时用蒙特卡罗EGS4程序计算了电子在质量厚度为24.3mg/cm2的锆靶中的平均路径长度。  相似文献   
966.
给出了γγ→γZ过程,质心系总能量在91.2—2000GeV的总截面.结果表明在总能量大于140GeV时,W玻色子图的贡献比起费米子图的贡献要大,当总能量在750GeV左右,截面达到极大值220fb(|cosθ|33cm-2·sec-1,每年在总能量750GeV处可观察到6000多个γγ→γZ事例,用它可以进一步验证标准模型,特别是其中规范粒子的三顶角和四顶角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67.
从R值测量实验的角度讨论了e+e碰撞通过单光子湮没产生强子截面的辐射修正,分析了3种典型的计算方案.在BEPC/BES上运行的2—5GeV能区,不同方案给出的辐射修正因子理论值(1+δ)的差别大约是1%—2%,而每一方案计算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有效辐射修正因子(1+δobs)的总误差约为2%—3%.  相似文献   
968.
We study the gluon radiation spectrum off a hard in-medium produced quark in the multiple soft-rescattering formalism of Baier–Dokshitzer–Mueller–Peigné–Schiff and of Zakharov (BDMPS-Z). Its dependence on the quark and gluon energy, on the gluon transverse momentum, on the in-medium pathlength and on the re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the nuclear medium is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The two components of gluon radiation, the hard vacuum radiation associated to the quark production vertex, and the medium-induced rescattering contribution interfere destructively. For small spatial extensions of the medium, this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overcompensates the hard vacuum radiation, and the total medium-induced radiative energy loss decreases as ΔE∝− L3. Medium-induced gluon production dominates only above a finite critical length L>Lcrit which varies between 3 and more than 6 fm depending on the re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the medium. Deviations from the BDMPS-L2-behaviour persist above Lcrit. The medium-dependence of the angular gluon distribution is dominated by transverse brownian k-broadening. This results in a depletion of the low transverse momentum part of both the hard and the medium-induced contribution. As a consequence, the medium-induced energy loss outside a finite angular cone size Θ can be more than a factor two larger than the total medium-induced radiative energy loss. We discuss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the jet quenching signal in relativistic heavy-ion collisions at RHIC and LHC.  相似文献   
969.
徐辰旻  吴昊 《力学季刊》2021,42(3):517-527
一些金属材料在承担多轴非比例加载过程时,会产生额外非比例附加强化或软化现象,这一现象往往会导致在评估疲劳寿命时因为材料本构关系的不确定而引起预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因此基于单轴疲劳理论得出的寿命预测模型并不能准确地预测多轴非比例疲劳加载下的材料寿命.针对此问题,本文阐述了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产生的原因及结果,结合转动惯量法的理论和塑性增量法,建立了预测多轴低周疲劳加载下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316L 不锈钢试样在5 种加载路径下的实验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有效性及精度.  相似文献   
970.
提出一种偏振光干涉的光纤光栅应变测量方法,该方法能解决光纤光栅应变和温度测量时的交叉敏感问题。对于钒酸钇晶体偏振光干涉仪,如果选择两个能使干涉仪产生180°相位差的不同中心波长的光纤光栅,一个用于应变测量,一个用于补偿温度,就能很好地解决光纤光栅应变测量时的温度交叉敏感问题。分析了构成偏振光干涉仪的晶体的厚度对应变偏差的影响。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显示,当晶体厚度为0.5 mm时温度对应变测量的交叉敏感现象被压缩到了1.6%,相当于0.13με/℃。进一步的仿真分析发现当晶体厚度为0.1 mm时交叉敏感现象将被压缩到0.08%,相当于0.0067με/℃。小的晶体厚度有利于减小交叉敏感现象,但小厚度的晶体加工困难,为此分析了双晶体结构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